市场创新:竞争分析是标准的情报学运用

发布时间:2016-04-07 编辑:IPCOO创新咨询管理平台 点击:19

1.标准在竞争中的作用

技术标准的竞争是企业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途径。当技术标准进入市场后,产业中会形成了一些不兼容的技术标准体系,企业为了使自己的技术标准能够成为市场的主导技术,竞争通常异常激烈。在标准竞争中获胜企业成为标准的倡导者,随之而来的就是获取更多的市场利润;而失败者只能作为追随者,不但要付出使用标准的费用,而前期为技术标准的资源投入都浪费掉了。因此在标准化过程中做好竞争对手分析十分重要。

技术标准竞争是一个多方参与而且复杂的博弈过程。技术标准竞争的参与者主要包括标准发起者、标准化组织、政府组织与用户。在标准化环境下的产业竞争呈现以下特点:
 
①规模性:技术的兼容性和采用标准的特性。技术标准对企业或产业在长期进行的竞争的地位和成败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具有高技术特点的产业中,市场发展的结果通常是一种产品或者将技术占据市场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市场份额,从而成为技术标准,出现了由事实标准占据主导的现象。
 
②系统性:技术的垄断者也会与互补品生产商、竞争对手(包括潜在的竞争企业)组件联盟或采取合作,以扩大网络的规模,扩大网络的外部性。在高技术企业间的标准竞争,通常都是网络与网络间的竞争。因此,标准的竞争策略,需要从企业技术地位和在产业链中的角色两个方面来考虑。

2.标准化过程中的竞争对手分析

(1)竞争对手分析的一般方法

竞争对手分析的重点在于分析竞争对手的市场目标和营销策略、认识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对策,供企业的决策层参考。竞争对手分析的一般方法,是按照以下6个步骤进行分析:
 
①识别和确认竞争对手;
②识别和判断竞争对手的目标,包括技术领先的方向和市场集中的方向;
③确认并判断竞争对手的战略,了解竞争对手能够做什么,重点在于其竞争的目标和在市场中的位置;
④评估竞争对手的强势和弱点;
⑤预测竞争对手的反应模式,即是否对竞争敏感,是否热衷于改变现有产品;
⑥选择要攻击或回避的竞争对手,找出竞争对手薄弱的细分市场。

(2)对标准化文献进行技术比较分析

对标准的分析能够认识竞争对手的技术和市场发展倾向,例如通过技术归纳表来汇集特定技术观点的主体,反映相同技术路线和策略的群落;分析其在各技术领域提案数量变化、在不同标准化组织的提案数量变化,反映出技术和市场选择。这些分析包括宏观的外部属性分析、技术生命周期分析和微观的具体技术指标的分析。

在标准化的不同阶段,对竞争环境进行分析所把握的重点不同。
 
①标准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技术竞争环境情报需求应该包括核心技术预测、核心技术研发空白点分析、技术更新速度分析、核心专利形成过程分析;技术竞争对手情报应该包括主要技术竞争对手辨认分析、主要竞争对手技术现状分析、竞争对手的技术研发趋势分析、竞争对手技术标准战略分析等。
 
②标准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技术竞争环境情报需求基本技术成熟度分析、成熟产品的关键技术族群分析;技术竞争对手情报分析需求包括潜在竞争对手确认、竞争对手产品研发情报、竞争对手成熟产品情报信息。
 
③标准扩散阶段,这一阶段的技术竞争环境情报需求包括产业成熟度分析、产品所处市场地位分析、市场占有率分析等情报分析;竞争对手情报包括竞争对手市场占有率、竞争对手产品成熟度、潜在市场需求分析等情报信。

(3)标准中知识产权分析

技术标准中的专利权是企业技术标准化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标准竞争情报有必要探讨企业以核心专利为表现形式的核心技术在与标准相互融合过程中的情报信息。标准和专利耦合状况分析内容应该包括某标准中专利的数量分析、涉及专利的企业分析、某系列标准中包含专利的核心技术分布、某系列标准中埋设专利的企业聚类分析等。
 
首先,分析对象在各标准化组织的专利分布反映了市场竞争力,这是由特定标准化组织所代表的主要市场范围决定的。
 
其次,分析对象在特定标准中各个技术路线的专利分布反映了产品竞争力的大小;最后,特定标准化组织(或技术标准)内专利按照主体的分布反映了各主体技术实力的对比。

例如3G移动通信标准中的专利分布情况。目前全球WCDMA基本专利掌握在约27家外国公司手中,其中高通公司、爱立信、诺基亚拥有大部分专利。分布情况是:诺基亚35%、爱立信31%、高通6%、西门子5%、其他22%。对CDMA2000进行专利评估发现,高通公司并未如想象的那样把持着绝大多数基本专利,而是由几家公司分别所有。实际分布为:高通31%、诺基亚22%、摩托罗拉11%、爱立信6%、朗讯5%、西门子5%、其他25%。至于TD-SCDMA,2006年10月统计在TD部分西门子拥有的专利数量最多,占21. 6%,大唐、华为、中兴、高通各占约12. 2%、1O%、7.4%、6.1%;而在SCDMA部分的份额依次为中兴24. 2%、西门子21. 2%、大唐15. 2%、华为12.1%、其他27.3% 。
 
(4)技术标准人才分析

技术标准的起草人往往是该技术领域和标准化领域的尖端人才。通过对技术标准中起草人的专业特长、所属单位、科研成果等信息的情报分析,可以掌握该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的分布情况,为企业的技术人才战略提供有力的情报信息。

3.从技术地位角度区分标准化竞争的策略

新生技术的标准化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对领先创新者有利。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当两个或者更多的竞争对手争夺正反馈效应很强的市场,产生了赢家通吃( winner-take-all)的现象,只有一个可以成为赢家。当在位者的用户基础不足以通过其技术标准锁定市场,挑战者仍然存在着进入市场的机会。
 
但是,当在位者通过低价、预先宣告等策略阻止挑战者进入时,如果这种阻止策略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有效,使得新技术的用户基础难以达到临界规模,那么拥有新技术标准产品的企业就没有机会将新技术引入市场。例如,信息和通信产业就具有显著的网络效应,厂商要想在市场上生存,必须建立一定的用户基础、超过“临界容量”。

成熟技术的持续标准化导致竞争加剧,对后发跟随者有利。用户基础小的厂商较之与用户基础大的厂商具有更大的兼容性动机。企业以部分兼容的方式降低了竞争程度。如果企业使彼此的产品保持兼容,那么消费者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购买并组装配件,让消费者享有这种自由能够增加他们的购买欲望。
 
在不兼容的情况下,顾客就必须在各种组装好的系统中选择,或者只能改变单个企业配件的组合。一旦生产者对技术标准是否兼容做出了选择,接下来的竞争就主要集中于对产品市场的竞争,集中于对产品市场的市场份额的争夺。当技术标准完全兼容情形下,市场竞争趋于激烈,表现为完全竞争,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将获取全部市场,形成垄断的市场结构,而该产品所采纳的标准则成为事实标准。

企业的竞争地位影响标准的价值定位、合作与攻守策略,不同企业对市场准入门槛的态度显著不同。在位企业宽容标准中技术差异,落后企业希望通过标准公开现行技术选择并热衷于提出差异化的路线。
 
由于竞争能力的差异,从市场准入门槛方面来考虑,先进企业主张标准的先进性,是为了获得或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成本竞争力强的企业以市场规模为标志主张标准的效益性,是为了获得或保持市场领先的地位;技术保守的企业强调标准的经济性,成熟的技术应用易于实现广泛兼容的目标;技术落后的企业强调标准的公平性,超低门槛有利于进入目标市场。由于竞争能力的差异,企业在标准合作策略上随机应变,采取孤立原则、联合原则(弱弱联合,强强联合,以强联弱,以弱联强)等。

 
4.从产业角色角度区分标准化竞争的策略

(1)横向竞争策略。
 
根据企业技术和市场地位灵活建立开放或封闭的技术标准体系调整产业合作竞争关系,维护竞争能力。

开放体系,主要指标准的开放性(体现为合理无歧视许可或免费许可)。开放体系的特点是:在市场结构中,开放体系导致技术互相兼容、产品自由竞争、厂商进入门槛低、价格不断降低。在发展路线上,开放体系导致产业朝开放和兼容的路线发展,呈现多元演进的局面。在市场与技术的关系上,开放体系削弱技术主导权,增强消费者选择和谈判权,产业按照市场驱动原则创造不同的技术和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封闭体系主要指技术掌握在少数厂商的手中,要么垄断使用、要么小范围许可并保留比较大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封闭体系的特点是:在市场结构上,封闭体系导致技术私有、产品垄断控制,厂商进入门槛高、价格水平较高。在发展路线上,封闭体系朝向非兼容的路线发展,呈现寡头主导的局面。在市场与技术的关系上,封闭体系树立技术主导权,往往按照技术驱动建立统一的技术和产品。

领先企业的策略是,通过垄断某些环节(产品和技术)主导整个产业链;运用主导权扩展对其他产业环节或市场的控制权;通过市场的控制权建立更多领域的私有标准。垄断某个产业环节(市场份额和标准的垄断)是建立和主导整个产业的前提。

后发企业挑战领先企业常常使用开放策略。开放策略能降低产业门槛,吸纳更多的同盟者,推广自己的标准和技术;面临一旦开放可能没有办法重新封闭产业链的风险。同时,开放体系相对比较松散,内部成员往往存在竞争关系,内部成员很难抵挡不与封闭体系合作的诱惑,这种弱点影响了开放体系的竞争力。

与横向竞争策略相关,本书第四章第三节差异化策略将讨论实施开放或封闭策略的企业发展实例供参考。

(2)纵向竞争策略。
 
通过架构和组件的控制分配协调企业与零部件供应商、互补产品制造商的关联关系,发展提高竞争能力。

将产业链中的纵向供应关系描述为组件和架构,组件标准化则供应商激烈竞争导致地位下降,如果组件专门化则使供应商拥有市场势力;架构标准化导致集成商的地位下降,如果架构专门化将使集成商获得市场势力。架构市场的竞争也会促使组件标准化,而架构市场的垄断导致组件专门化。
 
例如,2000年以前,发达国家的主要电信企业追求垄断,控制了从原材料、元器件、模块、整机、系统、运营的整个产业链条。2000年以后,随着电信业的广泛发展,市场分化和竞争加剧,导致产业链垂直竞争策略的改变,模块和器件生产商大量地从设备制造商、系统运营商中分化出来;设备制造商和系统运营商也相互分离了。

架构者必须拥有知识产权保护架构设计和接口标准,否则市场标准化首先导致架构者地位的下降;其次如果组件已经标准化,将组件外包会降低成本,如果组件没有标准化,则可以避免被组件厂商所控制,因此系统集成商或产品组装者至少要垄断或者控制部分组件。架构者可以通过定义接口标准来控制组件,这需要借助标准化组织在产业中的规范力。
 
而组件供应商只需要考虑相邻的技术关系。纯粹的架构者地位十分危险,产业的领导厂商一般都将自己的战略定位为“架构者及关键组件提供”,通过控制产业的关键组件和控制产业的主要标准,巩固自身的产业定位。有时候,组件供应商能通过向架构知识的延伸,获得新的竞争能力。

IPCOO创新咨询平台

为您一对一解决问题

联系我们

IPCOO创新咨询平台

网站主页
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