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标准化成熟度组合策略与决定因素

发布时间:2016-04-07 编辑:IPCOO创新咨询管理平台 点击:25


1.技术标准化战略选择的决定因素

由于各产业技术发展不平衡以及各个企业自身的特殊性,每个企业所采取的战略不同。企业对技术标准化战略选择的原则是投入有限的资源、获取竞争优势。正确选择技术标准战略显著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美国经济学家卡尔·夏皮罗等认为标准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对七种关键资产的掌握:客户规模、互补产品能力、创新能力、知识产权积累、先发优势、制造能力、品牌和声誉。
 
这些关键因素有助于发达国家企业运用已有技术资源获得更多垄断利润。由于发达国家企业与后发企业的标准战略存在明显的区别,后发国家企业的技术标准战略目标应着重于突破发达企业在技术标准上的垄断地位、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国际分工地位。所以,中国企业标准战略的关键因素,除了用户基础、互补能力、制造能力之外,还需要考虑专利技术开放度、产品成熟度、技术规模性、国内市场独立性等因素。
 
(1)用户基础E1。
 
拥有稳定的用户基础有利于新产品快速上市,并将竞争对手隔离在市场外,用户基础成功关键在于保持消费者的忠诚度,并不断扩大规模。我国企业的优势在于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内用户市场,将用户市场规模转化为企业自身的用户基础是重点。

(2)互补能力E2。
 
产业的网络外部性特点越显著就越容易形成单一的技术标准。企业开发的新产品与现有产品产生互补关系实现了兼容与并存,有助于赢得标准竞争的胜利。巨大的国内市场有助于形成国内标准,企业因此产生互补产品能力。

(3)技术规模性E3。
 
反映了在多种技术选择中某项技术类别应用的程度。技术规模性越强,市场容纳的技术标准体系越少。由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垄断技术标准所表现出的强技术规模性使得发展中国家企业很难找到突破机会。努力扩大自有技术规模是后发企业战略的重点因素。
 
(4)市场独立性E4。
 
市场独立性反映市场封闭的可能性。技术能够有效地以国界划分边界将有利于国内企业的标准战略。实体产业的国内市场独立性高于虚拟产业;国内产业的市场独立性高于经常跨越国境实现的产业。例如,通讯是一个跨界的虚拟过程,在我国境内发挥的网络优势大力促进了TD-SCDMA标准的产业化,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可以生产支持TD-SCDMA标准的电信设备。

(5)知识产权壁垒T1。
 
拥有系统知识产权的企业或企业联合体能够有效地发挥知识产权之间的协同效应。知识产权是所有要素中最能够被法律有效保护的部分。专利是领先企业构建技术垄断、标准壁垒的最重要武器。

(6)专利技术开放度T2。
 
反映后发介业获取国外专利技术的难度。专利造成发展中国家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突出障碍,企业要取得标准竞争的胜利,要尽量避开已经由发达国家企业构建的专利网络,并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利授权。

(7)创新能力T3。
 
知识产权是企业当前技术能力的表现,创新能力则反映企业在未来的技术能力。行业的领导者拥有强大创新能力,通过不断创新活动增加竞争对手的模仿成本和超越难度,保护技术标准实施。

(8)制造能力P1。
 
制造能力主要反映成本优势。低成本能够提高标准应用的范围,在产品竞争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制造能力对企业标准战略的促进主要是依靠高效率的产品规划、技术平台运用,形成高效率的工艺和制造流程。

(9)先发优势P2。
 
技术推向市场的时间越早越容易形成技术资产壁垒,能够扩大市场规模达到突破临界消费数量成为标准赢家。在其他实力均等的情况下,最终被市场认可的标准往往是最早出现的标准。

(10)产品成熟度P3。
 
前导型的技术标准制定过程是在新产品出现之初就制定和实行相应的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与产品同步成熟。后发企业选择产品相对不成熟的产业作为技术标准战略的突破口可以避免成熟产品市场形成的高度壁垒。因此,后发企业在新兴产业中能够获得比传统产业更多的机会。

(11)品牌和声誉P4。
 
品牌和声誉能帮助企业增强消费者预期,这在新技术刚刚出现的时候极其重要。消费者常常更愿意选择著名品牌的产品而忽视技术。

2.组合策略1:基于企业地位和技术标准发展周期的标准制定战略

企业地位可分为领导者、挑战者和跟随者三种类型。领导者是指在所有技术领域全面保持主导地位的企业;挑战者是指通过抓住某些关键技术局部获得领先的企业,利用已有技术力量选择性地开发特定技术以创造竞争优势;跟随者是指拥有较大技术适用性的企业,技术不是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技术标准周期可分为形成、发展、成熟、淘汰四个阶段。基于企业地位和技术标准发展周期的标准制定战略可以归纳为表1所示几种:

(1)标准领导战略。
 
在标准制订运行的早期阶段利用自身的技术、资本以及行业影响力等行业领导优势主动开展标准化活动,形成标准与研发、市场、专利协调发展的局面以便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市场实力。标准领导战略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用户基础和互补能力)形成多种决策方式的选择,例如自行开发标准或是引进外来标准;建立开放标准体系或封闭标准体系等。

(2)标准联盟战略。
 
在技术标准发展期一般采用的战略,即使是领先企业业也往往需要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任何一种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更多厂商的支持,仅凭借一家公司的力量很难使标准得到推广。联盟阵线的扩大可以极大的增强联盟的实力,联盟内的成员可以优势互补以达到双赢的目的。TD-SCDMA标准的拥有者大唐电信在开发过程中与德国西门子合作就是战略联盟的一个成功例子。

(3)市场扩张战略。
 
技术领先企业在技术标准形成后所采用的战略。标准的成功体现在市场的广泛应用,企业采用市场扩张战略在市场上获得回报并进一步进行创新,以便在下一轮的标准之战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后发企业仅能在克服技术壁垒后才有能力实施市场扩张战略。市场扩张战略也是延长标准寿命周期的一种手段,市场应用范围越广的标准,其处于标准成熟阶段的时间越长。

(4)标准挑战战略。
 
挑战型企业在标准发展期至成熟期实施的标准竞争战略,企业凭借用户基础或专利积累挑战现有标准,意图通过并存或替代赢得市场竞争。技术标准形成前,挑战型企业努力实现技术输出。挑战型企业往往掌握关键技术但市场地位还不够强大,只能依靠局部优势对标准体系的一部分产生影响。

(5)差异并存战略。
 
挑战型企业在技术标准形成后一般研发替代产品。挑战型企业在某些技术上的先进性应用于已经存在的产品往往能实现更低的成本或者更高的性价比,由于我国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很多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都要依靠进口,因此我国的技术型企业可以依靠成本优势和自身实力,实行替代产品战略,依靠自主创新冲破发达国家的市场垄断。

(6)标准引进战略。
 
技术跟随型企业在标准形成和发展阶段的贡献可以忽略。跟随型企业应始终关注标准的发展,但是在技术标准形成初期不应轻易引进标准,改变技术标准的转换成本给跟随型企业带来风险。在标准成熟期技术跟随型企业应采取引进战略:采用成熟的技术标准,可以借助成熟的产业链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地位。困难在于此时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只有获得与现有标准的兼容地位分享市场空间。
(7)标准创新战略。
 
在标准制定运行的晚期阶段(淘汰或更新期),随着新技术的涌现,产品或产业升级加快,任何企业都有机会通过创新在产业升级换代中赢得主动。领先型企业一般具有率先创新的能力和基础;跟随型企业一般在引进新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挑战型企业位于企业发展中期,宜于合作创新。

3.组合策略2:基于企业地位和技术市场环境的标准竞争战略

通过分析基于企业地位的重点战略因素组合,采用相应的标准竞争战略(见图1)。本节重点归纳技术市场环境影响下的战略,揭示在市场外部性特征和企业内部技术水平两个变量作用下的最优战略选择。领先企业拥有雄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因此以知识产权形成的技术壁垒高低作为技术环境要素:知识产权壁垒高表示给竞争对手造成的技术难度大。
 
后发企业的技术水平总体落后,因此以技术开放度表示技术环境要素:技术开放度高表示自身的技术难度小。领先企业的用户基础是外部性最基本的特征,因此作为市场环境要素。后发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技术环境,在技术上处于从属的地位,往往只能选择性地进入某些技术领域,因此以其技术规模性作为市场环境要素。

(1)激进的独家供应商战略A1。
 
是领先企业在技术难度高、用户基础高的条件下实施的战略,企业将自己定位为特定技术标准的唯一供应商。企业发展成熟壮大后,采用率先创新模式完全独立地研发产品,在技术上排斥了竞争对手。独家供应战略将给企业带来超额垄断利润,该战略与积极的市场拓展战略或良好的用户基础相结合。

(2)主动许可战略A2。
 
是领先企业在技术难度高、用户基础差的条件下实施的战略。标准发起公司将它的技术特许给该产业中包括现实和潜在竞争对手在内的其他企业以促进基础规模。由于存在技术被侵占、市场竞争对手增加、产品利润降低的风险,需要采用积极的市场扩张战略让公司成为该技术的主要供应商。

 
(3)品牌声誉战略A3。
 
是领先企业在技术难度低、用户基础高的条件下实施的战略。在技术难度低的条件下,领先企业无力通过技术壁垒影响竞争对手;而在用户基础好的市场中品牌声誉的因素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开放平台战略A4。
 
是领先企业在技术难度低、用户基础差的条件下实施的战略。领先企业无力通过技术壁垒影响竞争对手,领先企业实施开放平台战略以扩大用户基础。开放平台战略的实施有向公众开放和向特定对手开放两种模式,一旦获得足够的规模开放平台战略的实施即被停止。

(5)被动许可战略B1。
 
被动特许协议战略是后发企业在技术难度高、技术规模性高的条件下实施的战略。此时除发达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技术外很少存在其他选择。被动的多重特许协议是指后发企业向标准的倡导者申请技术特许以跨越技术壁垒。特许协议的优势在于形成广泛的市场分布、建立乐观的市场预期、增加互补产品的供给。被动许可战略是后发企业的片面战略,该战略的实施给领先企业带来的风险十分明显,即技术被侵占、市场竞争对手增加、产品利润降低。

(6)加入联盟战略B2。
 
加入联盟战略是后发企业在技术难度高、技凌术规模性低的条件下实施的战略,企业同一个或者多个现实或者潜在的竞争者联合发起技术标准。联盟战略的优势在于实现广泛的初始分布、建立市场预期、增加互补产品的供给,有利于发展先进技术。
 
企业联盟的合作创新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技术水平、扩大经济规模,使各方共同获益。发展中期、整体实力一般的企业通过该模式可分担创新成本、分散创新风险。

(7)市场扩张战略B3。
 
市场扩张战略是后发企业在技术难度低、技术规模性高的条件下实施的战略。企业以产品价格、特件、分销和开发升级等关键的市场变量取得相应的市场决定性地位。具体策略有渗透定价、产品扩散和广泛分销。市场扩张战略的优势是加速技术扩散并领先于竞争者,风险在于采用渗透定价实现市场扩张会损失大量初始利润。

(8)差异化战略B4。
 
或并存战略、多样化战略,是后发企业在技术难度低、技术规模性低的条件下实施的战略。企业创建和进入互补品市场,其优势在于增加互补产品的供给,同时在核心产品和互补产品中获得利润。其风险需要大量地增加资本投入。

标准化战略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能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于尚未制定和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中小企业来说,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实施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性,应建立企业标准体系,配备实施标准化战略的人才,在企业设置相对较高的职位。
 
不断提高技术标准水平,发展和创新标准化战略、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减少产业内资源浪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IPCOO创新咨询平台

为您一对一解决问题

联系我们

IPCOO创新咨询平台

网站主页
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