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专利预警系统的构成

发布时间:2016-04-10 编辑:IPCOO创新咨询管理平台 点击:47

企业预警系统由预警信息采集子系统、预警信息分析子系统、预警信息应用(服务)子系统组成。

专利预警信息采集子系统

专利预警信息采集子系统是预警系统的基础模块,它的工作质量和速度决定着企业专利预警系统的效能。
 
1.确定信息采集的范围

进行预警分析,要正确选择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密切、对知识产权制度依赖性较大、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重点产业,或重点品,或重点技术领域进行信息的采集和监测,其对象应由重点到一般,逐步推进,主要收集以下五方面信息。
 
(1)专利申请与审查相关信息。
在专利审批系统中采集各种专利申请的特征、数据和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不同技术领域、不同技术领域重点企业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等数据。同时采集专利权无效申请的有关情况,例如所涉及的当事人、审理结果等。应关注国内国外专利申请授权的对比变化,国外来华申请最多的若干个技术领域,国外来华专利申请增长较快的若干个技术领域,来华专利申请最多的若干家公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其地国家专利申请方面的相关信息等。
 
(2)知识产权纠纷相关信息。
在行政执法和司法执法系统采集各种知识产权纠纷、特别是专利纠纷案件的特征、数据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纠纷的类型、产业或产品门类、地域分布、国际纠纷的比例及国别、原告类型、被告类型、处理结果、结案周期、诉讼费用、执法效果等。
 
(3)国家重大贸易相关信息。
通过贸易和进出口监测系统,对我国各种贸易及进出口量进行详细的动态监测,找出数量或市场占有率显著变化的品种及其市场、产地、相关企业等信息,采集它们涉及的知识产权信息。
 
(4)国内外科技法律法规信息。
首先要采集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海关组织、世界银行、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主要国际组织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重大变化或动议以及上述组织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评价;若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政府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评价以及上述国家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律、机构的重大变化及近期重大措施;有关技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变化态势。其次要采集国内相关的科技、法律法规的各类相关信息。
 
(5)其他信息来源。
包括国内外重点报纸和专业杂志、行业协会出版物、产业研究报告、政府出版物、商业数据库等,以及利用媒体实时跟踪软件获取的信息。
 
2.统筹协调信息采集工作

企业专利预警需要的信息来自企业内部诸多部门,要统一组织协调信息的报送工作,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保证从各信息源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取相关信息。
 
预警信息分析子系统

预警信息分析子系统是专利预警系统的核心模块,它是以人的智力为主导,实现信息的集成、重组和知识化。通过专职和兼职的情报分析人员,借助各种信息分析工具,采用人工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将预警信息采集子系统所采集的信息有序化、系统化、层次化,最终产生出之有价值的预警情报。
 
1.数据的鉴别和验证
 
对预警信息采集子系统传输的数据进行鉴别和验证,是预警信息分析子系统第一步要做的工作。鉴别和验证的总原则是:预警信息分析应围绕专利权利的基本情况(即专利拥有量)及变化趋势(即专利拥有量的变化)展开,分析内容包括国外企业可能通过知识产权手段制约企业经济发展的技术领域和地域(市场范围)、企业专利拥有量低而国际市场份额占有量高的技术领域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等。
 
具体鉴别和验证方法,有待于具体项目立项后,对各种数据源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数据评价和筛选原则。
 
2.信息的有序化组织
 
在整个系统中,除了连接已有的各种结构化数据格式的数据库外,将建立一个非结构性数据库,用于存放文本或文档格式的数据(包括自然语言提取的信息)。为了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尽可能通过接口连接已有的数据库,对需要重点跟踪的行业、其他竞争对手或某个技术领域应当建立相应的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特定技术领域数据库。信息的有序化组织中,另一项重要任务是设计信息存储表格,这项工作应在对各种数据源进行调查研究后完成。

3.预警信息分析
 
预警信息分析包括预警指标的确定,信息分析方法、分析内容和辅助信息分析工具的选择。
 
企业进行预警分析的目的旨在及时掌握相关领域专利竞争态势,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效规避和处置可能发生的竞争威胁,促进企业公平健康地参与行业竞争,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预警指标的选择包括专利、科技和贸易三方面。
 
(1)贸易指标。
经济利益的争夺是专利纠纷发生的根源,对各种贸易数据的统计、分析、再加工是专利预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数据包括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以及国内、国外特定市场的销售等相关数据,以及出口产品价格同比变化率、出口产品数量同比变化率、进口国同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变化等。
 
(2)专利指标。
专利指标是进行专利分析和预警工作最重要的基础指标。主要有专利数量指标、申请人或权利人指标、专利技术主题指标、专利区域分布指标和研发团队指标等基础指标(这些指标可进一步细化,详细内容参见专利分析内容部分)。
 
其中,专利数量指标是以数量和数量的变化为依据,包括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及其变化率等;申请人或权利人指标包括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特定申请人,即某行业中重要的生产、研发企业)和潜在竞争对手及其他们的技术特征等;专利技术主题指标包括利用各种专利分类号(国际专利分类号、美国专利分类号、欧洲专利分类号、日本专利分类号、手工代码分类号)、数据挖掘或人工标引方法进行的针对专利涉及的技术主题所做的各种分析;专利区域分布指标包括同一技术主题在不同国家的专利分布或同一专利权人在不同国家的专利布局等指标;研发团队指标包括重要竞争对手专利发明人的数量及其变化等指标,旨在探索企业技术投入的动向。
 
(3)科技指标。
科技指标包括企业所采用的技术要素、相关行业国际主流技术标准要素等指标,旨在探索企业跟随科学技术发展的能力。
 
(4)由于不同技术领域。
专利技术的生命周期不同,因此设定的各类专利警示指标起点不同。这就决定了专利预警不同于其他行业的预警,它没有统一的量化指标,企业在实际专利预警操作中应当引起关注。
 
4.预警信息分析的工作方式

根据系统设立的各技术领域或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预警信息的警示点,由系统自动生成统计报表,监测相关技术领域或专利申请人专利申请(或授权)量和量的变化信息。由分析人员阅读统计报表,以信息预警快报的形式发出。
 
对于涉及国民经济的重大事件和可能发生大规模知识产权纠纷的警示信息,应成立相应的预警信息分析专家组,针对有关技术和产品,在对所收集的预警信息进行深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可能给企业或产业造成的影响做出预判,撰写评估和分析报告。

预警信息应用(服务)子系统

预警信息应用(服务)子系统是专利预警系统的输出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面向企业各级决策层提供情报产品和情报服务,并负责收集和处理各种反馈信息。预警信息应用(服务)子系统涉及以下内容。
 
1.信息分层推送制度
预警信息应用(服务)子系统设有向企业最高领导层、企业相关部门主管、允许进入本系统的企业技术官员等不同层面的信息推送制度。
 
2.信息产品的类型
预警信息应用(服务)子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产品的类型有:情报简报、特别专题报告、重点行业跟踪研究报告、主要竞争对手分析报告、竞争环境分析报告、新兴产业领域预测报告以及对国际国内有关政策的变动进行分析形成的报告和重要市场事件涉及的专利通告等。
 
3.信息产品发布形式
预警信息应用(服务)子系统的信息产品发布形式有:定期和不定期的口头汇报、E-mail电子邮件形式、Fax传真形式、内部资料或刊物形式和网络资源共享等方式。
 
4.预警信息结果的反馈和跟踪
企业各有关人员在收到预警信息后,应提供预警信息质量和效果等反馈意见,并及时将反馈意见输送到预警信息应用(服务)子系统中的反馈信息收集窗口,系统自动将反馈信息导人到原有的发送信息文档中。预警部门将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跟踪研究,并提出进一步的指导意见。同时根据反馈的结果对预警分析法进行修正。

IPCOO创新咨询平台

为您一对一解决问题

联系我们

IPCOO创新咨询平台

网站主页
咨询我们